天才一秒记住【耳语小说】地址:https://www.eyxs.cc
紧接着,浪潮般回应从四面八方涌来。
在格陵兰因纽特人的雪屋中,一位老人取出祖传鼓槌,敲击兽皮鼓面,唱起一首连他自己都不懂歌词的古调。
他说:“这是我祖父临终前教我的,他说这是‘被禁止的歌’。”
在韩国济州岛,一群高中生自发组织“记忆寻访团”
,走访二战时期慰安妇幸存者后代,录制她们讲述家族沉默的故事,并将音频上传至共忆云端。
最令人震惊的是,在德国慕尼黑一所中学的历史课堂上,一名教师打开尘封多年的档案柜,发现一本日记,作者正是艾琳?科赫的学生之一。
日记最后一页写着:
>“老师说,明天我们要打预防针。
可我知道,那不是疫苗。
那是让我们忘记的药。
我不想忘记妈妈的笑容,所以我把这本日记藏进了地板夹层。
如果有一天你读到它,请替我记住:我叫莉泽洛特,七岁,我喜欢钢琴曲《月光》。”
消息传开后,全球有超过十万名儿童提交了“记忆遗嘱”
??他们用绘画、录音、视频等形式,记录下自己最害怕遗忘的事物,并指定在未来某个年龄或条件下自动公开。
苏娅看着数据流如星河般滚动,眼眶发热。
“我们错了。”
她低声说,“我们一直以为记忆需要被拯救,其实真正需要被拯救的,是**表达记忆的勇气**。”
林昭站在她身旁,手中握着一块新出土的石板,上面刻着与崖壁诗句风格一致的文字:
>“言语非刀,却可剖心;
>沉默非盾,终成枷锁。
>敢言者生,敢听者仁。”
“这是在西伯利亚勘探队营地外发现的。”
他说,“就在第十三椅旁边。
显然,有人在回应你。”
苏娅伸手触碰石板,指尖传来温热,如同握手。
她忽然想起什么,快步走入资料室,翻找“自愿遗忘计划”
的原始名单。
在一份泛黄的附录中,她找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:
**苏黎,编号L-0729,接受认知重置程序,地点:瑞士阿尔卑斯山地下设施,日期:2003年9月15日。
**
她的呼吸停滞。
妹妹并非失踪,而是被“静默协议”
的延续机构带走,进行了记忆清除。
而她自己之所以能成为守门人,或许正是因为血脉中流淌着这段被抹去的历史。
“贝壳……”
她喃喃道,“它不是离去,是带她去了安全的地方。”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